索 引 号 00248968X/2022-00254 成文日期 2022-08-02
发布机构 市城管局 统一编号
文 号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有效性 解读文件

2022年度市城管局社会评价意见整改情况(半年度)

发布日期: 2022- 08- 02 15: 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类别目标名称考核指标进展情况及绩效分析填报内容公开程度存在问题解决途径解决建议备 注进展联络人及联系电话(对外公布)
1社区善治1.提升垃圾分类“三化四分”水平,创建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200个以上、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片区12个以上,形成“全市达标,示范成片”的格局。
2. 深化“定时定点”管理,指导社区合理设置垃圾分类设施,确保生活小区、商业街定时定点覆盖率达到100%,群众垃圾分类“五度一感”稳步提升。
半年度一、进展情况。
认真组织实施2022年度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及巩固提升工作:一是按照省分类办创建工作标准及工作计划,指导各区积极开展示范小区创建工作,严格做好现场验收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要求落实到位;二是持续巩固“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实施成果,指导属地职能部门做好新增生活小区、商业街“定时定点”投放的指导工作。
截至目前,已验收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71个、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片区2个;“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小区覆盖率为100%、“定时定点”投放商业街覆盖率达到100%。
二、绩效分析。
一是人人参格局基本形成。市民参与率得到明显提升,“知晓多、参与少”现象明显改观。二是标准规范城乡统一。规范设施设置、统一标志标识,解决分类设施不完备、投放不规范等问题,各地“标准多、规范少”顽疾有效破除。三是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加大了对各类公共机构、综合体(商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餐饮企业、窗口等的执法力度,实现“引导多、处罚少”向宣传引导、严管重罚并重的转变。四是示范创建全面推进。目前,街道(乡镇)达标创建已全面完成,实现“示范广覆盖、市域全达标”目标,“盆景多、风景少”问题有效破解。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公开




邵金蔚
85063230
季进度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累计完成工作量 60%%部分公开内容
2交通治理1.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00处、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0,提升市民“地铁+非机动车”出行体验,缓解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难问题。 
2.联合属地城管部门、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排摸具备泊位共享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并在自愿的前提下极力促成共享,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共享泊位500个,缓解停车矛盾。
半年度一、进展情况。
1.一是强化过程管理,从严点位选址、方案设计、项目施工、验收投用等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二是盘活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地铁站周边符合条件的单位红线内部场地11处,解决停放场地不足难题。三是优化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增设停车棚、光伏发电遮阳棚等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市民停车体验。四是营造文明停放氛围,借助杭州日报等传统媒体,融合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已播出、刊载报道“文明停放”宣传6余篇次,营造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67个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建设,可停放6810辆非机动车。
2.根据6月17日下发的《2022年度杭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专项目标(市直部门)考评方案》要求,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泊位共享情况进行排摸,2022年受疫情影响各区暂未开展该项工作。下步,将根据省、市下达的任务压实责任主体,把各区的泊位共享任务进行量化。
二、绩效分析。
1.已完成67个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建设,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6810个,项目资金已实际到位,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完成进度均达成既定目标,质量较好,为市民解决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泊位(其中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富阳区已提前全额完成任务量)。
2.工作推进情况符合进度要求,经过前期的初步摸底工作,目前已基本掌握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泊共享开展情况,便于下步加速推进。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公开




章嫣
86418526
江燕雯
86818829
季进度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公开

累计完成工作量 60%部分公开内容公开
3安居杭州1.结合“迎亚运”道路修缮和道路加固,整改城市人行道无障碍问题25条段,使坡道、盲道等达到市政无障碍环境相关标准。 
2.实施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0个,重点解决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供设施由于管理维护不专业,造成水管“跑冒滴漏”、水质锈蚀发黄,甚至爆管等“最后一公里”供水安全问题。 
3.深化市区督导、企业自查、居民监督三级监督检查机制,严控项目过程,发挥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等力量,合力推进改造工作,改造后由供水企业专业化管理,依托数字赋能,实现二次供水智慧化管理。
半年度一、进展情况。
1.截至6月底,结合道路修缮、道路加固工程,完成人行道无障碍问题整改25条段。
2.一是深化前期,总结经验,改造方案直观化,易懂的形式展现改造效果,通过进一步明确改造流程,将部分工作前置,提前告知居民,减少后期矛盾与问题。二是通过建立工作例会,周统计、月点评制度,结合市区督导、企业自查和居民监督的三级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指导服务,督促落实问题整改,强化质量、安全、进度管控。三是建立项目工作群,搭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共建共治提升参与度,借助新老媒体宣传,及时输出改造小区成效及亮点,发挥示范效应,持续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累计46个项目已通水。
二、绩效分析。
1.邀请专家、残障人士、周边公建负责人等共同参与“一路一方案”“一桥(地道)一方案”的设计审查;在项目实施中,指导各区、县(市)邀请专家、残障人士对疑难杂症“问症把脉”“对症下药”;在项目完工后,邀请残障人士参加体验式评估与验收,用“最有话语权”的人群亲自试用发现问题,方便精准整改,确保向市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2.年度目标“实施50个小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现已完成46个小区,完成率为92%,共惠及居民家庭约2.4万户。改造项目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被省市相关媒体宣传报道。今年5月,我市改造做法被省建设厅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推广。通过改造解决了老旧高层住宅小区解决老旧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不到位、小区内部管网“跑冒滴漏”、水质污染风险高等问题,供水水质更有保障、水压更稳定。改造后设施委托供水企业专业管理,依托数字赋能,实现智能远程抄表、安防监控、“无人值守”操控,实现二次供水智慧化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水问题,有效减少水质安全风险。改造后居民用水实施阶梯水价,避免水费纠纷,减少邻里矛盾,切实保障居民供水“最后一公里”安全,让更多的市民喝上放心水,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助力美丽之窗建设。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公开

周友杰
13757169980
沈丹
13588475870


季进度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公开

累计完成工作量 70%部分公开内容
4道路整治继续实施“迎亚运”道路修缮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完成“迎亚运”道路修缮18条段、平路整治20公里、桥头跳车50座,对已完成的161条段“迎亚运”修缮道路落实“回头看”,达到道路平整、桥台接顺、路面整体性良好目标。半年度一、进展情况。
一是通过加频加密市对区督查、区与区互评、养护单位提前介入、质监检测第三方抽检、监理落实现场监管“五组联动”,从严压实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检测“五方责任”,严格执行专项通报、月底点评、打造样板、市民参与、信用评价“五项机制”,全力推进修缮(加固)工程。二是根据《杭州市“迎亚运”城市道路平路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通过车行道平整度提升、井盖提升、人行道“水老鼠”整治等措施开展平路整治专项行动,基本实现“十无”目标。三是出台《杭州市既有城市桥梁桥头跳车整治导则》,积极探索桥头跳车整治杭州模式。在整治过程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破解桥头跳车难题。西湖风景区在梅灵南路2号桥采用无机金属新型材料处置“桥头跳车”病害,该材料具有不易破裂、施工方便、凝固时间快、快速开放交通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桥头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桥头跳车问题。将跳车明显、行车噪音较大的伸缩缝改造为降噪伸缩缝,改造后桥面和伸缩装置形成一体,桥面平整无缝,车辆通过时颠簸小,行车舒适行提高,车辆经过伸缩缝时产生噪声低于传统路面,降噪效果极其显著。
截至6月底,道路修缮工程已完成18条段;平路整治已完成25.9公里;桥头跳车现场整治已完成50座;161条段“迎亚运”道路修缮工程已落实“回头看”工作,并对整改情况开展了专项抽查。
二、绩效分析。
依据《杭州市既有城市桥梁桥头跳车整治导则》在整治过程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破解桥头跳车难题。西湖风景区在梅灵南路2号桥采用无机金属新型材料处置“桥头跳车”病害,该材料具有不易破裂、施工方便、凝固时间快、快速开放交通等特点,有效解决了桥头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桥头跳车问题。将跳车明显、行车噪音较大的伸缩缝改造为降噪伸缩缝,改造后桥面和伸缩装置形成一体,桥面平整无缝,车辆通过时颠簸小,行车舒适行提高,车辆经过伸缩缝时产生噪声低于传统路面,降噪效果极其显著。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公开




周友杰
13757169980
王荣彦
85808012
陈盛根
85808018
季进度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公开

累计完成工作量 90%部分公开内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