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968X/2021-00787 | 成文日期 | 2021-12-28 |
发布机构 | 市城管局 | 统一编号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有效性 | 解读文件 |
2021年市城管局重点专项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
2021-
12-
28
11:
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附件:重点专项 | |||||||||||||||||||||||||
市直单位绩效考核目标进度汇总表 | |||||||||||||||||||||||||
责任单位: | 市城管局(市综合执法局) | 责 任 人: | 报表期限: | ||||||||||||||||||||||
类别 | 目标名称 | 考核指标 | 进展情况 | 填报内容公开程度 | 存在问题 | 解决途径 | 解决建议 | 备 注 | 进展联络人及联系电话(对外公布) | ||||||||||||||||
1 | 城市综合管理 服务平台 | 1.完成“杭州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2.完成杭州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数据与省级、国家平台联网。 | 当季进度 | 完成平台建设及项目终验,完成与国家平台、省平台的数据联网对接。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综合执法智能办案平台标段因省大数据局相关要求尚未招标,延期至10月20日;户外广告标段9月15日招标流标,拟10月9日再次组织招标。 | 加强与省指导办沟通对接 | 建议法规处牵头加强与省指导办沟通对接,明确建设任务,尽快启动项目招标。 | 杨超: 85808192 | |||||||||||||||
累计进度 | 完成杭州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并于12月15日通过验收。围绕住建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6+X”框架(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数据汇聚、数据交换及创新拓展功能),杭州市城管局在现有平台功能基础上,通过多场景集成,多数据融合,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一是在指挥协调方面,构建全市统一的智能化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城市运行日常监管,并完成与国家平台数据对接;打造城管紧急信息报送系统,实现紧急信息一键秒达,建立了城管各行业紧急突发事件实时报送、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处突的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体系;二是在行业应用方面,推进行业智能化监管。建设涵盖市政设施、河道水设施、市容景观、工程渣土监管服务、综合执法智能办案等市级统一行业平台。三是在公众服务方面,强化城市共治。创新推出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市民可以通过多渠道举报危害公共安全、侵害公共利益、损害公共环境和其它违反行政管理行为的城市治理问题,并获得相应奖励,构建了“基层共治、部门协同、执法保障、闭环管理、有奖激励”的运行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四是在数据汇聚方面,建设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汇聚35亿条业务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同时通过城市大脑中枢,实现城管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五是在创新拓展方面,建设统一能力中心。建成流媒体服务中心、GIS服务中心、GPS定位服务中心等统一的基础服务平台,为各类应用建设提供统一能力支撑;搭建“城管数字驾驶舱”,通过构建“1+15+3”场景页面,实现一个界面展示城市管理基础设施、街面事件、城管队伍、办事和便民服务等“人、事、物、服”的实时数据;建设统一工作台,整合城管办公、办事系统,实现一次登录即可办理所有事项。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2 | 深化“生活垃圾 分类”场景 | 1.全市覆盖率实现100%; 2.完成全市垃圾分类数据接入中枢; 3.生活垃圾数智治理平台“上传数据正确率”达到90%; 4.“车载系统上线率”达到90%。 | 当季进度 | 全市覆盖率实现100%;全市垃圾分类数据已接入中枢。四季度,平台功能持续优化,通过组织培训、开展集中对接等方式不断规范数据接入,促进指标稳步提升。“上传数据准确率”、“车载系统上线率”已达到90%。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车载系统上线率尚未达标 | 加强车载称重系统数据对接工作 | 易淑芳:13600533308 | ||||||||||||||||
累计进度 | 围绕“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布局,聚焦“基础数据准确录入、分类处置数据全面归集、垃圾治理全流程监管、绩效评价正常开展”四大核心功能,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建设,实现了以数字赋能垃圾治理,全程跟踪溯源,基本达到了“一个平台,总揽全局”目标。场景已完成全市覆盖率100%的目标;“上传数据正确率”、“车载系统上线率”两项指标已接入中枢。截至12月底,“上传数据准确率”、“车载系统上线率”已达到90%预期目标,切实提升了生活垃圾治理智慧化水平。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公开 | ||||||||||||||||||||||
3 | 标准与机制建设 | 1.建立“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及“无杆”标准; 2.完成停车费“催缴”机制及信用体系建设; 3.建立全市停车费统一消息提醒机制; | 当季进度 | 开展《杭州市社会停车场运营管理服务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意见征求工作,并根据意见征集情况完成标准送审稿。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金建锋:86975992 | ||||||||||||||||||
累计进度 | 一、工作举措:一是专题申报《社会停车场运营管理服务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并获市市场监督局批准立项。同时,完成社会停车场运营管理服务规范标准送审稿。将“无杆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场景的定义和标准,“停车费催缴”、“建立停车费消息提醒”等内容写入该标准,进一步规范“无杆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和“停车费催缴”、“停车费消息提醒”等场景。二是进一步优化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对于市民使用“先离场后付费”缴纳的停车费,在相关支付渠道向市民发生停车扣费消息的基础上,通过便捷泊车APP再次进行消息告知提醒,切实做好“先离场后付费”停车费消息提醒工作。 二、工作成效:一是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通过建立《社会停车场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无杆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和“停车费催缴”“停车费消息提醒”等场景,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和“先离场后付费”场景系统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相关标准机制的建设,城市大脑停车系统日趋稳定,市民使用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12月15日,“先离场后付费”注册用户数已达到280余万,累计提供服务8200余万次,“先离场后付费”平均使用率达到52%以上。根据城市大脑停车系统统一客服统计,“先离场后付费”使用过程中的市民投诉逐月下降,由去年年底的月均3500件、客诉率0.15%,下降到目前的月均1000件以下、客诉率0.04%以下。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4 | “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应用 | 1.数据质量合格率达到90%,功能可用率达到90%; 2.做好停车券核销推广应用工作,使用率达到50%; 3.完成全市国有场库“撤杆”; 4.做好电子票据功能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 当季进度 | 持续做好“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建设和推广工作,组织城区开展使用纸质优惠券场库电子化提升改造工作和推广“先离场后付费”电子发票工作。截至12月15日,1.全市停车场数据质量合格率超过96%,“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可用率超过98%; 2.“先离场后付费”使用率达到52%以上;停车场停车优惠电子化率达到99%以上; 3.全市首批国有场库“撤杆”试点全面完成; 4.推进电子票据功能开发及推广使用,“先离场后付费”电子发票开通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金建锋:86975992 | ||||||||||||||||||
累计进度 | “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应用。数据质量合格率达到90%,功能可用率达到90%;做好停车券核销推广应用,使用率达到50%;完成全市国有场库“撤杆”;做好电子票据功能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 一、工作举措:一是加强日常监测。建立和完善停车场数据传输和“先离场后付费”功能正常使用监测机制,开展“拔钉子”行动,每周对市民投诉和系统预警“数据质量不合格”、“功能不可用”场库进行督办通报,指导停车场限期完成整改,市级督办重点问题场库170个,区级自查整改问题场库2300余个/次;以“平台预警+实地检查+重点督办”推进问题即查即改常态化。二是做好停车优惠电子化提升改造。(1)精细梳理摸清底牌。通过走访调研和市民投诉,摸清全市使用纸质优惠券的公共停车场底数,并逐一上门对接,分析改造可行性。(2)精准指导亮出管理牌。一对一服务停车经营单位因地制宜开展系统提升改造,并通过设置告示、张贴海报、现场广播等方式提醒市民及时核销停车优惠券,截至12月15日,全市停车优惠电子化率达到99%以上。(3)精心保障完善服务牌。设立4008267500统一客服平台,24小时受理市民意见,第一时间协助车主处理在使用“先离场后付费”过程中遇到的停车优惠抵扣问题,切实保障市民权益。三是组织宣传推广活动。联合城区定期开展“先离场后付费”使用推广志愿者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解答使用问题等方式,持续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协同属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展“先离场后付费”停车优惠活动,鼓励市民主动开通使用。四是做好国有场库“撤杆”试点跟踪工作。根据城市大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部署,积极跟踪各区、(县)市开展国有场库“撤杆”试点工作,全市首批国有场库“撤杆”工作全面完成。五是做好停车发票电子化提升改造。一是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市税务局、市数据资源局协调主流电子发票服务商,制定“先离场后付费”电子发票提升改造方案。二是精准指导。一对一指导和服务停车经营单位因地制宜升级“先离场后付费”电子发票,并通过设置告示、张贴海报、现场广播等方式提醒市民获取电子发票,截至12月15日,全市“先离场后付费”电子发票开通率达到90%以上。三是精心保障完善服务牌。设立4008267500统一客服平台,24小时受理市民意见,第一时间协助车主处理在使用“先离场后付费”过程中遇到的停车发票获取问题,切实保障市民权益。 二、取得成效:一是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通过加强对停车场数据传输和“先离场后付费”功能正常使用的监测和督促整改,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和“先离场后付费”场景系统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12月15日,全市数据质量合格率超过96%,“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可用率超过98%,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二是市民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截至12月15日,“先离场后付费”注册用户数已达到280余万,累计提供服务8200余万次,“先离场后付费”平均使用率达到52%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市民对“先离场后付费”的知晓率不断扩大。根据城市大脑停车系统统一客服统计,“先离场后付费”使用过程中的市民投诉逐月下降,由去年年底的月均3500件、客诉率0.15%,下降到目前的月均1000件以下、客诉率0.04%以下,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5 | 创新应用试点 | 纳入并完成国家创新应用试点的,每个得0.2分;纳入并完成省创新应用试点的,每个得0.1分;累计不超过0.5分。 | 当季进度 | 对照考核项做好国家和省级创新应用试点的争取和收集汇总,并形成汇总材料报三化融合考核牵头单位。共计梳理“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项目(住建部2020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两个纳入国家创新试点项目,以及“浙江大数据局数字孪生建设首批试点工作”、“城市管理‘互联网+’新模式及数字治理应用”(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团省委第四届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大赛银奖)三个纳入省级创新试点项目。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试点和成果目前还较少 | 加强争取和收集 | 建议相关处室、中心加强国家和省级创新试点争取和成果收集,并及时与指挥中心对接。 | 杨超: 85808192 | |||||||||||||||
累计进度 | 对照考核项做好国家和省级创新应用试点的争取和收集汇总,并形成汇总材料报三化融合考核牵头单位。共计梳理“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项目(住建部2020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两个纳入国家创新试点项目,以及“浙江大数据局数字孪生建设首批试点工作”、“城市管理‘互联网+’新模式及数字治理应用”(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团省委第四届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大赛银奖)三个纳入省级创新试点项目。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6 | 指标接入驾驶舱 | 城市大脑季度重点任务目标涉及的场景指标接入赛马榜驾驶舱。 | 当季进度 | 已完成。“先离场后付费”的“数据质量合格率”、“可用率”、“使用率”三项指标均已接入赛马榜驾驶舱,同时及时做好数据更新、维护。目前,先离场后付费”数据质量合格率为96.1%,达到90%的目标;功能可用率为98.3%,达到90%的目标;使用率为52.7%,达到45%的目标,数据传输稳定正常。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杨超: 85808192 | ||||||||||||||||||
累计进度 | 已完成。“先离场后付费”的“数据质量合格率”、“可用率”、“使用率”三项指标均已接入赛马榜驾驶舱,同时及时做好数据更新、维护。目前,先离场后付费”数据质量合格率为96.1%,达到90%的目标;功能可用率为98.3%,达到90%的目标;使用率为52.7%,达到45%的目标,数据传输稳定正常。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7 | 无障碍问题整改 | 完成市级道路、公厕、公共停车场库无障碍问题整改。 | 当季进度 | 持续推进城市道路无障碍问题整改,完成14148个城市道路无障碍负面清单和扩面排查问题销号。四季度,全市公厕无障碍环境提升整改问题新增完成1237个;全市公共停车场库无障碍问题完成整改新增完成3个。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陈杰: 85808002 庄琦: 86094863 | ||||||||||||||||||
累计进度 | 市级:计划完成市级道路、公厕、公共停车场库无障碍问题整改366个,实际累计完成整改649个,整改率177.32%。 区级:累计完成35574个城市道路无障碍负面清单和扩面排查问题销号;全市公厕无障碍环境提升已累计整改负面清单问题5584个,完成率100%;累计完成公共停车停车场(库)问题44处,完成率100%。全年总体整改率137.55%。 工作举措:一是增强系统衔接,打造示范区域。(1)系统谋划。及时总结残联负面清单单点、单线整改无法体现整体效果的经验,增强“比赛场馆、交通枢纽、对外窗口、旅游景区商业区和居住生活”等重点保障区域无障碍环境系统性、整体性,形成连续的无障碍闭环通行系统。 (2)突出重点。以黄龙、市体育馆、电竞馆、亚运公园等亚运场馆,火车东站、城站等交通枢纽,市、区两级行政服务窗口,西湖、京杭大运河景区以及武林、湖滨两大商圈等为重点,以城市道路为纽带,联动公共厕所、宾馆饭店、公建单位等,全面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提升工作。 二是破解问题症结,确保规范整改。存量无障碍设施受制于既有设施条件与规范标准、经济投入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较难实现所有存量设施“全部翻新重来”的效果和目标。对此,我们在“有没有”“行不行”“好不好”三个辩证方面抓好工作。落实全程评估。在项目初期,邀请专家、残障人士、周边公建负责人等共同参与“一路一方案”“一桥(地道)一方案”“一厕一方案”的设计审查;在项目实施中,指导各区、县(市)邀请专家、残障人士对疑难杂症“问症把脉”“对症下药”;在项目完工后,邀请残障人士参加体验式评估与验收,用“最有话语权”的人群亲自试用发现问题,方便精准整改,确保向市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三是加强督查指导,落实精细管理。针对进度、质量方面发现的问题,构建全面指导、管控质量的管理机制“工具箱”。(1)强化督导。以10月“全部完工”为重要时间节点,编制“一图二表三报”(即:作战图,进度表、倒排计划表,周报、月报、综合通报),每月召开例会、通报排名、加强考核、点评优劣,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实行领导挂帅、工作人员片区负责,做到城区实地调研指导全覆盖,同步开展专题培训、专项教学、专门督导。10月下旬,我们结合“美丽杭州”专项检查开展无障碍环境“互查互促”大比武,11月上旬,又单独开展了一次民生实事项目成效督查与评估,组织对全市域14个区、县(市)范围内无障碍环境提升民生实事项目完成质量与整体成效开展检查评估,形成通报排名,督查城区整改。(2)打造样板。在市政设施无障碍环境整改中,陆续打造了上城区天城路与地铁出入口、公交站台衔接整改示范点、拱墅区丰庆路道路有机更新工程样板、滨江区亚运重要场馆周边飞虹路示范道路、余杭区北大街区域体验示范点等4条样板道路,提供标杆和经验。(3)营造氛围。注重向市民及时通报进展、收集残障人士体验意见、针对性加强细节整改、展现工作推进成效。自7月起,持续开展违法侵占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侵占无障碍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违停停车占压盲道等案件。探索设置“有爱无碍,勿占盲道”提示标语等措施,倡导全社会共同保护无障碍设施、维护无障碍环境秩序。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中国蓝新闻、浙江在线、杭州日报、杭州新闻联播等平台以及“两微一抖”,累计发布宣传报道50多篇。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8 | 双铁克难 | 1.做好轨道交通工程相关审批服务工作; 2.牵头做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渣土永久处置场地、临时转运场地和水路渣土中转码头等落实工作,指导协调沿线各区政府(管委会)配合做好轨道交通工程渣土证办理、渣土市域统筹调配等工作。因协调不力造成地铁工程渣土无法消纳的,每发生一次扣0.25,扣完为止(1.875分); 3.依法做好轨道交通工程因夜间施工需要产生的噪声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保障轨道交通建设顺利推进。因沟通和协调不力造成地铁工程夜间施工受阻严重影响工期的,每发生一次扣0.25,扣完为止(1.875分); 4.牵头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因管理责任不落实导致保护区发生严重安全事件的,每发生一次扣0.25,扣完为止。(1.25分)。 | 当季进度 | 1.积极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做好相关审批服务工作。市、区两级通过主动服务、快速审批,第一时间做好特殊车辆行驶、建筑垃圾处置、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临时占用挖掘河道设施、挖掘城市道路、排水接管技术审查、工程渣土消纳场地登记等审批工作。第四季度共受理、办结相关审批事项115件,其中审批通过109件。 2.四季度,新增38个消纳场地,消纳容量116万方。持续开展地铁等重点项目市域统筹保障。2021年四季度,印发调度函8份,共计46万方,针对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地铁各标段等消纳问题会同相关城区渣土专班进行协调保障。 3.(1)继续推进执法宣传,提前预防违法行为发生。执法队员主动上门开展执法宣传,发放《文明施工温馨告知书》,宣传文明规范施工政策法规和夜间施工要求,引导企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加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2)本季度未接到要求进行沟通协调的地铁施工噪声相关事宜。 4.本季度市区两级城管部门累计开展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线路巡查3216.4公里,巡查车站1746座次、区间1943个次,巡查作业项目1723个次,参与处置地铁运营单位报告违规施工51处,其中11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所有违规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参与处置运营单位发现安全隐患68处。未发生严重发安全事件。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赵巧英: 85085145 田若伊:85808154 余锋: 85809229 周贻洋:86418526 | ||||||||||||||||||
累计进度 | 1.积极支持轨道交通建设,做好相关审批服务工作。市、区两级通过主动服务、快速审批,第一时间做好特殊车辆行驶、建筑垃圾处置、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临时占用挖掘河道设施等11个审批事项的审批服务工作。年度共受理、办结相关审批事项566件,其中审批通过526件,得到轨道办、地铁集团和相关企业的充分肯定。一是继续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今年以来办结的审批事项中有525件做到即办,即办率达到92.7%,有力支持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二是强化服务跟踪,进一步提升审批满意度。结合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运行,我局通过线上线下服务跟踪,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满意率100%。三是按照省、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要求,组织开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持续推进办事情形再细化、业务流程再优化、表单材料再精简,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四是落实全省通办业务,进一步提升审批便利化。分批落实省级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全省通办”业务,积极推进杭州市特有事项“全省通办”技术改造,加强我市城管系统“全省通办”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今年涉及轨道交通建设的11个审批事项中共有9项行政审批事项启动“全省通办”业务。 2.全年新增84个消纳场地,消纳容量2752万方,新推进投运临时渣土码头2处,泊位4个,设计年中转运能力360万方,针对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地铁各标段等消纳问题会同相关城区渣土专班进行协调保障。一是加强消纳处置能力建设。结合2021年全市建设项目出土情况,目标任务新增渣土消纳保障能力900万方。印发《关于明确2021年渣土消纳市域统筹保障场地目标任务的函》《关于及时反馈2021年渣土消纳市域统筹保障场地选址情况的函》;市渣土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彭保华多次召开渣土保障场专题会议,并实地踏看保障场地建设情况。2021年新增渣土消纳保障场地84个,容量2752万方,达到目标任务的306%,新推进投运临时渣土码头2处,泊位4个,设计年中转运能力360万方。二是加强市域统筹调度。根据《杭州市工程渣土消纳市域统筹和保障方案(2019-2021)》执行情况,印发《关于市域统筹调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统筹机制,有力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年度累计印发调度函90份,调度551.8万方。针对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地铁各标段等消纳问题会同相关城区渣土专班进行协调保障。 3.注重执法“三进”服务。市综合执法队联合市城市管理指挥保障中心和各区局大队,做好建设工程夜间施工噪声等投诉件的处置,重点梳理各城区的群众关注且多次投诉件查处情况,认真落实市12345牵头召开关于夜间施工噪声投诉等现场督办会的会议要求,与相关部门厘清职责边界,加强联动执法,联合街道社区,落实长效管控。一是强化宣传引导。主动上门发放宣传资料,发放《文明施工温馨告知书》,宣传文明规范施工政策法规和夜间施工要求,引导企业加强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告知督促工地文明施工行为,杜绝环境噪声污染扰民行为发生。二是强化市区执法部门执法联动,各区局大队落实夜间执法力量,属地中队实现24小时管控,加强日常执法巡查,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查处。按照“半小时承诺制”要求,对群众举报、投诉的噪声污染等各类问题及时处置。三是严格执法管控。充实夜间执法力量,加大在建工地夜间执法巡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未经审批和未按要求夜间施工等违法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执法保障工作。 4.累计开展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线路巡查11284.6公里,巡查车站6007座次、区间6537个次,巡查作业项目5448个次,参与处置地铁运营单位报告违规施工127处,其中37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目前已完成督促整改110处;参与处置运营单位发现安全隐患157处。未发生严重发安全事件。(一)夯实监管基础,进一步理顺机制。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完善监管依据。完成对《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加强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监管的指导意见》(杭城管局〔2019〕179号)评估工作。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高位统筹协调。依托城市运行专委会平台,积极谋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区协调工作机制,成立杭州市城市运行专委办轨道交通运营期保护工作协调小组。(二)规范保护区管理,进一步优化流程。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牵头协调萧山机场三期等作业项目地铁保护手续办理工作。二是加强督促推进,编发轨道运营期保护区监管月报12期、年报1份,督促各城区、地铁运营单位履职尽责。三是加强考核通报,通过区县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考核机制每月对各城区进行考核评分。四是加强政策拟定,加强专家库管理机制、一项目一台账内容、安全评审、作业项目报告、属地牵头调查、结项作业审定、应急处置等工作研究。五是加强检查督促,2021年1-11月,共制发工作联系单(函)8份,督促解决问题11个。(三)强化建管衔接,进一步靠前履责。一是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转运营期保护区管理实施意见》。二是强化督促指导,加强与地铁集团对接,统一管理标准,督促地铁运营单位和各城区提前介入,梳理2021年保护区作业项目88个,督促77处已开工项目完成地铁保护手续办理,新线开通前已开工项目地保手续办理率达100%,确保新线开通安全。三是谋划城际线路保护区监管,组织杭绍线、杭海线相关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运营主体以及市地铁集团安全部等单位召开前期对接工作,明确管理要求。(四)加强宣教引导,进一步营造氛围。积极开展主题为“地铁保护进社区,安全宣贯近市民”的安全宣讲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地铁保护和地铁出行安全知识。指导萧山区开展“城市建造、文明施工”主题宣讲活动,宣传共同保护地铁安全运营的理念。(五)推进数字化改革,进一步促进监管。指导市地铁集团加快地铁保护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保护区标志牌、地铁口等设施编码入库以及感知数据连通入脑等基础工作,保护区监管相关数据将在12月底接入驾驶舱。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9 | 民生实事 项目 | 实施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100个。 | 当季进度 | 1.二次供水。新增完成19个、累计完成120个老旧高层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累计完成率120%。配合市人大民生实事监督第二小组开展专项监督,实地督查上城区运新花苑二供改造项目并开展项目座谈。对各城区二次供水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并督促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对历年二供改造项目开展市民生实事项目自审“回头看”。启动今年第三批市级补助资金申请,组织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专题研究项目资金有关工作。开展以“走进城管、共建共享、为民办实事”为主题的“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党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媒体代表近距离亲身体验高品质项目成果,提升感受度、增强获得感。 2.无障碍提升。新增完成29条城市道路、13座人行天桥、11座人行地道、18座公厕,累计完成97条城市道路、47座人行天桥、36座人行地道、63座公厕的无障碍提升,累计合计完成率133.41%。指导、抽查各城区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要求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注重细节与成效,扎实推进工程进度与质量。对已完工项目进行“回头看”和查漏补缺,组织召开无障碍环境提升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月度例会通报现场质量检查结果,要求在细节与设施衔接处下功夫,积极打造无障碍综合示范区。开展以“走进城管、共建共享、为民办实事”为主题的“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党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媒体代表近距离亲身体验高品质项目成果,提升感受度、增强获得感。 3.非机动车停放点。新增完成1处、30个,累计新增103处、14124个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位,累计合计完成率122.12%。对各城区已完成点位开展现场检查初验,就初验发现问题指导进行完善,并做好后续的长效管理工作。指导各城区做好民生实事完成点位细化优化工作,重点督促做好市人大办公厅专项督查提出问题和建议的整改落实。开展以“走进城管、共建共享、为民办实事”为主题的“城管开放日”活动,邀请党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媒体代表近距离亲身体验高品质项目成果,提升感受度、增强获得感。 | 公开/不公开/部分公开 | 公开 | 吴吉灵: 15384072630 赵洋:18758209094 周贻洋:86418526 庄琦: 86094863 | ||||||||||||||||||
完成城市道路75条、城市公厕50座、人行天桥35座、人行地道25座的无障碍环境提升。 | 累计进度 | 1.二次供水。全年实际完成改造120个小区,惠及居民家庭7.33万户,受益人口近23.6万。(一)工作成效。一是保障水质更优。切实解决老旧高层住宅居民供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供水水质更有保障、水压更稳定。二是实现专业管理。改造后设施委托供水企业专业管理维护,实现二次供水智慧化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水问题。三是消除安全隐患。改造解决了老旧小区因供水设施老化引起的爆管、跑冒滴漏、水质受污染等隐患问题,有效减少水质安全风险和爆管带来次生安全问题。四是减少水价矛盾。居民实现“一户一表”管理,直接向供水企业缴纳水费,避免了物业与业主之间因额外费用产生的纠纷,减少邻里矛盾。五是加强基层治理。通过改造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喝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累计收到居民锦旗22面,感谢信4封,在今年二供改造项目绩效评价调查中,市民满意度达96.75%。六是输出杭州经验。时任副省长陈奕君在“杭州市大力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现群众饮水质量全面提升”专报上批示:杭州做法很好。5月份,浙江省建设厅、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二)特色亮点:一是坚持质效并举。通过工作例会,周统计、月通报制度,建立市、区督导和企业自查的三级监督协调机制,强化全过程管控。二是坚持协同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老旧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深化“四问四权”,形成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共建共享。通过广泛宣传,讲好二供故事,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四是强化智慧管理。改造依托数字赋能,实现智能远程抄表、安防监控、“无人值守”操控,实现二次供水智慧化管理。五是促进节约用水。实施节水行动有效结合,助力节水型城市建设。 2.无障碍提升。年度目标完成75条城市道路、35座人行天桥、25座人行地道、50座公厕无障碍环境提升,累计完成97条城市道路、47座人行天桥、36座人行地道、63座公厕,合计完成率为133.41%。(一)主要举措:一是专题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局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统筹抓进度。二是加强督查督办。实施周点评制度,协同各区县市抓进度、抓落实、抓品质,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三是开展比学超。升级完善工作机制,通过新增进度排名激励城区比学赶超,实行片区责任制做到调研指导全覆盖,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打好专业力量“组合拳”。邀请专家、残障人士、周边公建负责人等参与到设计审查、项目实施、评估验收,对疑难杂症“问症把脉”、“对症下药”。四是开展宣传活动。以“走进城管、共建共享、为民办实事”为主题的“城管开放日”活动。(二)主要成效:党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媒体代表近距离亲自体验了高品质项目成果,获得代表一致好评。以城市道路为纽带,对沿线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和公共厕所等一起提升,将亚运场馆、交通枢纽到景区、商圈等连接成无障碍闭环通行系统,打造综合示范区,辐射带动副城区和县(市)环境整体提升,使无障碍设施焕然一新,让“城市有爱,生活无碍”。 3.非机动车停放点:年度实际完成停放点103处,完成率103%,非机动车停车位14124个,完成率141.24%。(一)工作举措:一是奋力攻坚克难,统筹协调推进。各城区通力协作,集中四个月进行攻坚,于国庆前夕圆满完成既定任务。二是强化督查指导,深化属地管理。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检查、调研座谈、参加方案评审协调会等20余次,引导各城区因地制宜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三是挖掘社会资源,突出人性管理。一方面充分挖掘站口社会停车资源;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综合体周边个性需求,人性化规范管理非机动车停放。四是注重听取民意,强化精细管理。邀请市民代表体验已建成投用非机动车停放点,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把实事办好。(二)工作成效:一是停放空间得到拓展,站口出行更加顺畅。在人流量大、车辆停放淤积严重的地铁口,做好停车指引、帮扶、无证劝离等序化工作。随着103处停放点投入使用,有效落实地铁口综合治理。二是站口环境得到提升,市民体验更加满意。(1)优化区域划分,增加泊位、改造出入口以及人行道等硬件设施改造、用心打造城区“幸福地铁口”。(2)靓化场库功能,设置醒目引导标识,为市民车辆停放带来便利;同时,通过整齐划一的“车位线”、更加彰显杭州人文气息,进一步扮靓“城市窗口”。(三)特色亮点:一是用好“标准引领”的指挥棒。指导各城区制定“一站一方案”。二是打出“商圈+企业”的组合拳。滨江区积极与宝龙城、龙湖天街等地铁口周边综合体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临平区南苑站专门设置可容纳40辆外卖车辆的临时停放点。三是唱响“专用停车场”的主旋律。上城区、余杭区通过对闲置场地进行有效利用,施划统一的泊位框,方便市民出行。四是亮出“文化+需求”的个性化。萧山区打造一批与周边街景融合、配备车棚、实施亮化和绿化提升的停放点位;临安区积极探索红线外新增机动车停车场配建非机动车停放场地新举措。四是挂出“还路于民”的作战图。拱墅区在垂直电梯旁设置无障碍泊位,方便残疾人士换乘地铁。西湖区明确单车运营企业,划定共享单车禁停区,要求加大运维人员,力争做到单车不聚集,还路于民。 | 不公开或部分公开理由 | 公开 | |||||||||||||||||||||
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00处、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0个。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100% | 部分公开内容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