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968X/2021-00589 | 成文日期 | 2021-09-29 |
发布机构 | 市城管局 | 统一编号 | |
文 号 | 杭城管提〔2021〕86号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有效性 | 解读文件 |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
倪晓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将有关意见反馈如下:
一、关于“加强既有设施因地制宜进行改造,调和使用矛盾”的建议
(一)规划先行,稳步推进。2020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杭州市“迎亚(残)运”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厘清了各部门和属地政府的职责分工,制定了清晰的实施步骤和有力的保障措施,为下一步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遵循。
(二)因地制宜,建章立制。2004年出台的《杭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01 号)相较于2018年出台的《浙江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省政府令第370号)滞后14年。2020年,我局突出“设施”向“环境”转变,认真开展规章修订工作。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实际,经过近十轮的反复修改完善,完成《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办法》修订,预计今年8月底前颁布实施。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杭州标准”方面,2020年,市规资局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重要窗口”的城市定位,印发实施《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
(三)统筹协调,融合推进。认真学习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标准编制,如:市文广旅游局发布全国首个《饭店无障碍基本设施与服务规范》;市建委发布《杭州市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指南》;市地铁集团完成《杭州地铁无障碍设计规程(草案)》编制;亚组委完成《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场馆运行转换设计导则》编制;市无障碍办(市城管局)制定《杭州市无障碍环境改造标准指导意见》等等。
二、关于“严控增量,做好新建项目审查和落实长效管理”的建议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控增量”方面,市建委发挥积极作用,以《杭州市无障碍环境融合设计指南(试行)》为指导,出台多个紧扣各建设环节的管理文件,多措并举,确保无障碍建设规范贯穿始终。
(一)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重点内容设计管控。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在市政和房屋建筑涉及无障碍设施建设过程中重点把控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的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市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无障碍环境设计工作的通知》,要求设计单位和图审机构对涉及无障碍设施的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进行设计和施工图审查。
(二)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行政审批。市建委在建设项目选址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按规范设置无障碍设施,基地内人行道路、公共绿地,建筑物入口及门、水平与垂直交通,停车位等部位按要求规范进一步在施工图中落实)、施工图图审、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进行重点管控。在近期市建委组织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督管理“双随机”抽查中,已将无障碍设计作为其中一项检查内容,不断强化相关单位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和工作质量。
(三)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市建委严格督促无障碍设施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同时加强无障碍设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无障碍设施工程符合相关要求。在督促建设单位组织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有关标准对无障碍设施进行验收,并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内容记录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
三、关于“深化无障碍环境系统化宣传力度,形成社会氛围”的建议
自2020年6月4日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动员部署会以来,我局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职能,全面部署、迅速行动,及时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宣传培训,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先后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充分发挥新闻单位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邀请省市新闻媒体参与,面向公众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及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同时积极通过城管微信、微博、抖音等渠道,大力倡导扶老助残,让无障碍理念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逐步成为市民群众的行为准则,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无障碍环境的良好氛围。
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贯穿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民生大事、善事,也是“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要事、急事。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这项工作,欢迎您为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继续贡献智慧。最后,对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再次深表感谢!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5月8日
(联系人:张立君,电话:8519811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