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 传承文明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2-01-11 15:37浏览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这部首次就家庭教育革新和教育生态重建的新法一出台就备受关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制度设计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近日,市轨道公用中心妇女干部职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家庭品德教育等方面讲述了心得体会。

家风传承,从善向上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新时代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家教养育方式,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家长忽略最重要、最应该培养传承的家风、家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社会文明融入家庭教育中。该法的颁布实施为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不仅要妈妈们学,还要向爸爸们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理性期待,守护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几项引导性规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是孩子的阳光,学校是孩子的滋养家校齐心协力,才能让“祖国的花朵”们幸福快乐地盛放

一是要守护孩子的安全感。团结、融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通过多元化的亲子互动、尊重交流,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快乐;

二是要树建孩子的是非观。通过言传身教,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加强引导,构建孩子的是非观念和优良品德;

三是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通过让孩子多思考、敢说“不”、广见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独立思考能力,涵养自信、负责的人格魅力。


家校合力,共育蓓蕊


网络上有不少家长与老师在班级群互怼的段子,大多源于家、校双方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职责界限的争议。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家校共育的种种难题,厘清了各方责任,明确了政策导向,提供了解决思路;明确将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而不是宽泛地扩大为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相信在法律的引导下,家、校双方必将渐达共识,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推进家校共育。


风清气正,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家庭教育突出“以德为先”,强调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等。作为一名母亲,我认为我将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是立足本职发挥所长,积极引导从善向上的社会氛围。

二是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学习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时代家庭文化。



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每个家庭都向上向善,

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清气正,

创造更文明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