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968X/2022-00239 | 成文日期 | 2022-06-23 |
发布机构 | 市城管局 | 统一编号 | |
文 号 | 杭城管提〔2022〕59号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有效性 | 解读文件 |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
一次会议第263号提案的答复
朱雪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减除杭州市区垃圾清运车噪音扰民的建议”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现将相关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对于垃圾清运车噪音扰民的相关问题,我市高度重视并专题开展生活垃圾清运优化调整工作,分析清运过程中存在的扰民现象,实施针对性调整举措,加强行业监管,优化清运模式,提升垃圾收集转运水平,稳步推进直运改革,相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开展优化调整
我局会同市环境集团制定专项方案,在确保生活垃圾清运及时、日产日清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主城区集置点垃圾清运优化调整工作,即从原5点作业调整到7点以后作业。截至目前,累计优化调整主城区401个小区集置点、189个单位集置点,共涉及清运线路227条,调整后的总体清运情况:上午7点前清运点位数为4122个(其中小区集置点1842个、单位集置点2280个);上午7点-9点清运点位数为1932个(其中小区集置点1078个、单位集置点854个);上午9点以后清运点位数为1556个(其中小区集置点630个、单位集置点926个)。今年以来,收到噪音扰民的信访投诉件11件,较去年同期下降66.1%。
二、加强规范作业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直运公司制定《清洁直运(转运)操作规范手册》,加强员工岗前教育,操作规范、疫情防控、规章制度以及应急处突能力,严格落实运营安全服务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清运调度安排,严禁作业人员私自提前出车清运;二是完善考评机制。突出清洁直运服务理念,督促直运公司完善日常服务考评机制,2021年,市环境集团累计对不遵守公司作业规定的216人次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有效提升直运队伍整体形象;三是创新理念引领。根据城市的清运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总结、推广清洁直运先进做法、典型案例。
三、健全常态协调
一是联合属地协同推动。通过与区城管局、街道、社区和物业开展“走进、对接、优化”活动,建立与属地及时沟通、持续优化的清运作业协商机制,召开各类协调会52次,现场沟通协调清运集置点问题158次,不断固化和优化集置点的作业时间。二是加强与街道社区联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现场协调机制,就主城区2412个道路临时集置点的收运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与街道社区对接,协调解决噪音扰民隐患。如西湖区蒋村街道居民住宅区沿街将近46家商铺约垃圾250桶/日,因距离小区近、集置点多、交通拥堵等情况引发较多信访投诉件,经与街道社区沟通协调后,由属地就近调整一块场地,作为垃圾清运、桶清洗场所,即解决垃圾桶的集中收集需求,又避免噪音扰民和交通拥堵等现象。
四、推进设施更新
一是做好车辆更新工作。根据2022年度杭州市生活垃圾治理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全市将新增和更新分类运输车辆31辆,具体指标已分解至各个城区,确保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应用降噪措施。针对在垃圾清运过程中噪音最大来源的垃圾桶举升操作,先后试用了三元乙丙套管、橡胶套管、4K橡胶密封条等6种材料对挡桶杆进行降噪处理,根据实验数据,4K橡胶密封条降噪效果最明显,分贝下降率达13%,对清运车辆进行了加装;三是做好设施提改工作。结合老旧小区设施提升改造、省级高标准分类小区(村)创建工作,做好分类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2022年计划完成全市城镇投放收集设施改造提升1000个;结合“定时定点”相关收运要求,推动优化集置点设置,加强道路两侧临时集置点垃圾桶管理,合理选择收运时间,避开居民出行高峰,有效避免清运导致的交通堵塞、影响出行的情况。
五、推广定时定点
一是全面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模式。我市持续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全覆盖,每300户配置1名专管员,充分发挥点位宣传督导作用,切实提升居民分类准确率;二是加强投放点位日常检查考核。为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我局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常态化检查抄告机制,实现全市93个街道每月全覆盖、98个乡镇每季度全覆盖检查、考核及排名,进一步压实管理主体责任,有效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卫生质量。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垃圾分类争创第一重点工作目标,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城市保障为基础,持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优化线路,调整作业时间。通过走访街道和社区,现场研究,配合属地优化调整可行性方案,实事求是,精准施策,结合标准化集置点的建设、前端收集的时间、点位集置的难易,共同排定推行计划,合力推进生活垃圾“集疏运”一体化建设。
二是加强力量配置,压实属地责任。以市环境集团负责所辖生活小区的1684个集置点中,有固定点位766个,临时点位918个,在临时点位占比较高的情况下,清运时间、频次、垃圾桶摆放及周边卫生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容易影响市民感官。对此,一方面我们将结合道路状况,对清运车辆进出困难的点位,逐步推进“小车收+大车运”清运模式;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单位职责,推动多方参与点位的优化调整。
三是试点新技术应用,创新服务方式。结合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精品点位打造等工作,鼓励垃圾分类领域新科技、智能化设施设备的试点工作,创新垃圾分类服务方式,对地埋式投放点等新技术的试用情况及时总结,予以推广。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的进一步关心、理解和支持。
杭州市城市城管局
2022年6月23日
(联系人:曲宜婷,电话:850632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