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用跑” 杭州涉河项目审批服务加速升级

发布时间:2023-11-24 17:16浏览次数:来源: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杭州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领头羊,近年来一直刷新着为企业办事服务的加速度。涉河项目审批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审批项目,在杭州市城市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创新管理下,实现“一次不用跑”的迭代升级。

完善制度,全流程服务

为服务企业,城管部门建立了完善的涉河项目建管衔接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从涉河项目立项初设审查到行政审批到批后监管,再到恢复验收,全程均由城管河道管理部门点对点参与指导、管理。

提前介入,“一对一”服务

“张主任,俞家桥河改道这个项目需要先开通新的河道,才能把老的河道填埋;河道规划底标高为-0.5,日常配水最低水位调整为0.8米,规划设计配水流量调整为2.0秒方。还有,后期景观设计中别忘了留出垃圾上岸平台。别的细节后期施工前,我们再对接……”拱墅区河道保护管理中心的涉河施工审查员表示,在涉河项目立项初设审查意见时,作为审查员,就要做足功课。首先,要把握项目总体情况,根据方案了解项目后期施工涉及的河道,以及相关河岸设施,如项目为道路桥梁,要重点关注是否需要在河道中设置围堰及围堰形式规模,桥墩是否涉河,是否一跨过河等。如项目为地块建设,就要关注在河道保护范围内是否有相关建筑物或桩基施工。有些项目还涉及特殊情况,审查员的工作就更要做仔细,像有些规划道路可能会将原有进入河道闸站检修的通道打断,那就需要提前告知建设单位做好相关协调工作……总之,要提前把后期相关施工需要注意的情况提前告知建设单位,同步把涉河施工审批要求及清单提前发给建设单位进行了解并准备。

主动上门,现场帮办服务

“小李,我们把报批材料备好,明天区河道中心人员来工地看现场了解情况,直接把材料给他们就行。以前我们得到处跑,现在都是人家主动约时间上门,真是服务到位。”崇超路的项目部张经理感叹道。

自从2017年开始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后,涉河项目审批就开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升级版,向“一次不用跑”迈进。在做施工前审批时,审批人员提前联系,让报批单位准备好材料,审批人员直接到施工现场查看情况,同时检查并收取材料,并且由审批人员代为上传系统,完成审批后直接将审批单电子版发放给报批单位,完成“一次不用跑”的审批流程。

动态监管,定期回访服务

安排专业河道养护单位每天对施工项目进行巡查,并及时掌握项目施工计划。对项目围堰实施及拆除节点重点关注,在汛期汛情时提前通知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一点一方案”,做好相关防汛工作。项目结束前,及时进行河道恢复预验收,并给出意见。

“让整个审批流程不仅能做到“一次不用跑”,更要做到全程无缝衔接,不让涉河审批成为阻碍项目建设进度的关卡节点。”市水设施河道中心综合处王磊副处长介绍说,杭州从2018年开始落实涉河项目建管衔接的工作要求,目前已经有五年多了。五年全流程监管使得城管部门在河道建设管理方面更加系统,同时也能站在被管理方的角度看到一些以前看不到的问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涉河项目审批转变为对企业的一种服务,变得更加贴心周到。审批人员也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数据支撑、工作协调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