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48968X/2024-00271 成文日期 2024-07-02
发布机构 市城管局 统一编号
文 号 主题分类
有效性 解读文件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 07- 02 10: 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王宏伟委员

您在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妥善处理地铁口自行车停车问题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推进,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所做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缓解我市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难、停放乱等问题,我局牵头连续四年推动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建设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挖掘站点周边市政空间,借力社会场地等方式不断拓展停车泊位,同时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序化管理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一)全市情况。截至2024年5月20日,全市已开通的1085处地铁口,累计建成非机动车停放区域997处,可停放非机动车约14.2有效缓解了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难、停放乱等问题。剩余的88处地铁口,其中45处通往车站、商场、广场、公园内部不需要建设非机动车停放点,36处因无建设场地暂不具备建设条件,7处为新开通地铁口已列入下步建设计划。

(二)已做工作。一是借力社会场地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我局通过协商地铁沿线各类主体提供用地红线内富余场地,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70处。二是充分挖掘地铁站点周边公共资源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通过反复勘察,挖掘地铁站点周边人行道、公共停车场、公园、广场等富余空间资源,经过提升改造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813处。三是借助公共建设工程项目推进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建设。借助美丽杭州道路提升改造、环境大整治景观提升等契机,提前与建设单位沟通,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融入设计,与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累计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114处。四是引导各城区结合市民需求打造一批特色亮点点位。如在余杭区文一西路站E口设置充电设施,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在西湖区学院路站A口设置遮雨棚,解决电动车日晒雨淋问题;在西湖区丰潭路C口打造口袋公园,方便市民停车和休憩。五是督促属地加强站口序化管理。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组织志愿者引导服务等,加强对地铁口市容秩序管理,结合美丽杭州环境大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地铁口市容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三)四期规划。市规资部门目前编制的《杭州市轨道交通近期沿线用地控制规划总报告(征求意见稿)》,已将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用地纳入地铁沿线用地控制规划。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编制的《轨道交通四期规划线路交通配套方案》,每个地铁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规划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已列入城市交通系统化综合治理十大行动2024年任务分解。

二、针对建议我们下一步工作计划

您提出的“通过划定固定区域停放自行车、有条件的开启专门区域停车、结合道路绿化调整增加自行车停车位”等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会同市规资、交通运输、园文、地铁集团等有关职能部门持续做好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拓展和服务工作。

(一)关于通过划定固定区域停放自行车。我局根据地铁口开通以及市民停车需求情况,继续拓展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并划定固定停车区域,设置引导标识,方便市民使用。

(二)关于有条件的开启专门区域停车。我局牵头对具备条件停车区域进行再梳理,通过设置专用停车泊位(残疾车、外卖车、共享单车)和增加遮雨棚等便民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三)关于结合道路绿化调整增加自行车停车位。根据市园文局会办意见,同意用地紧张的地铁口,可结合道路附属绿地进调整。涉及绿地面积减少的,可以周边区域内同步实现占补平衡。我局将加强与园文管理部门对接,继续推进通过地铁站点周边绿地调整等方式拓展非机动车停车泊位。

(四)加强停放区域管理。督促属地城区针对客流量大、供需矛盾失衡的停放区域,早晚高峰期间增加序化人员加强管理。同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停车倡议等方式,提高车主文明停车意识。

(五)推进四期规划先行。全力配合市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四期规划线路交通配套方案》编制工作,按照预测客流量和“一口一处”原则,预先规划充足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与站点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避免二次改造。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宝贵建议,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5月30日

(联系人:闫瑞龙,电话:1333609999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