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48968X/2024-00276 成文日期 2024-07-02
发布机构 市城管局 统一编号
文 号 主题分类
有效性 解读文件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第18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 07- 02 11: 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邵浙新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所做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垃圾革命”,全力打造生活垃圾治理先行示范样板。截至目前,全市93个街道、98个乡镇、5105个居住小区、6656个公共机构、8963个企业单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以便利化、精细化、人性化为原则进一步加强分类收集设施提升改造,自2022年以来,累计升级改造投放点位11055个,占比达80%。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553个,示范覆盖率为30.4%,实现“示范广覆盖、市域全达标”。全市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深入推进各行业源头减量,加快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升至65%,持续保持生活垃圾“零增长”。

二、针对建议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关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建议

我市持续深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点燃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助推我市垃圾分类文明新风尚。一是加强政策宣贯。我市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起点,制发全市垃圾分类宣传管理办法,确定宣传总体目标,编制垃圾分类操作指南、科普手册,统一宣传口径,鼓励从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辅导。二是开展入户宣传。根据小区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做好入户宣传,提供种类丰富的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并做好面对面讲解,现场指导分类,使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每年至少全覆盖入户宣传一次,强化分类宣传氛围营造。三是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根据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安排,以“低碳生活新时尚 分类志愿我先行”为主题,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短视频创作大赛、生活垃圾分类体验、入户宣传、分类“达人说”、“进景区”等宣传周系列活动,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分类意识四是制发分类指南。我市已在支付宝小程序、浙里办服务版块中发布垃圾分类指南,市民可通过文字查询,明确对应的垃圾种类,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性。

(二)关于“奖惩结合加强引导”的建议

我市落实奖惩机制,激励督促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市民做好垃圾分类。一是压实物业责任。建立物业企业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机制,每季度开展1次辖区内物业企业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并通报。对未开展分类或者分类质量差的小区采取拒运等处罚措施督促其提升分类质量。二是建立奖励机制。将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进行量化评价,以积分等形式回馈给居民,居民通过积分兑换,线上线下采购生活用品。目前全市9个城区(47个街镇)开展易腐垃圾精准投放积分奖励,12个城区(78个街镇)通过智能回收模式,进行积分奖励,以此提高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性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执法保障。按照新修改《条例》和“五必罚”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投放生活垃圾、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等行为进行执法,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为垃圾分类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三)关于“提升监管效能”的建议

我市坚持垃圾分类日常检查考核。按照市委市政府“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精准化”的“四化”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后亚运时期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完善考核评估办法。根据部、省级考核办法,优化调整市级日常检查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专业检查机制,确保14个区县市每周全覆盖,93个街道每月全覆盖,主城区乡镇每季度全覆盖,98个乡镇每半年全覆盖。二是加强日常检查巡查。不断加强对动态类反复性问题的管控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做好即查即改的同时,关注举一反三,区域性的排查该类问题,统一整改。如非投放时间段垃圾包堆放等问题,需要规范各类垃圾收集点设置管理,并加强日常巡回保洁,避免出现垃圾包落地情况。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立部门联动管理机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分类”的原则,扎实开展行业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不留盲区。深入推进源头减量工作,每季度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联合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

(四)关于“优化末端运输处置流程”的建议

我市持续优化清运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清运能力,提升清运服务,拓宽监管渠道,实现收运环节规范有序。一是优化垃圾清运。增加运力、提升频次,全市分类运输车辆1895辆,实现“桶车对应”分类运输,杜绝“前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二是深化“两网融合”。不断推进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以街道为单位委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负责辖区内可回收物实施“统收统运”,对高、低价值可回收物开展应收尽收,并培育规模化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三是加强平台监管。建成杭州市生活垃圾数智治理平台,实现投放、收集、清运、处置、回收等环节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实时动态监管能力。同时垃圾混装混运问题已纳入城市治理有奖举报范围,市民可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对清运车辆混装混运问题进行监督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的进一步关心、理解和支持。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6月4日

(联系人:赵佳渊,电话:850632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