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48968X/2024-00289 | 成文日期 | 2024-07-03 |
发布机构 | 市城管局 | 统一编号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
有效性 | 解读文件 |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城29号建议的答复
应强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医院周边共享单车管理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所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开展重点医院周边整治情况
一是围绕浙一、浙二医院周边整治。线下在浙一、浙二医院周边直大方伯路、马市巷、解放路等部分不具备非机动车停车条件路段和易堵点设置禁停区,线上引导共享单车停入周边划线停车框内,通过该措施该区域共享单车停放车辆数日均减少约200辆。同时加强运维力量投入,该区域合计安排运维人员6名,其中浙一周边安排3名运维人员保障,早高峰清运5车次、午平峰清运6车次,日均清运220辆,浙二周边安排3名运维人员保障,早高峰清运6车次、午平峰清运4车次,日均清运210辆。二是围绕邵逸夫医院周边整治。现场踏看主要堆积点位在北门公交车站、西门高架桥下以及南门,主要措施是加强运维力量投入,安排3名运维人员保障,早高峰清运6车次、午平峰清运3车次,日均清运约150辆。三是围绕市一医院周边整治。现场踏看主要堆积点在东门浣纱路上,主要措施是加强运维力量投入,安排3名运维人员保障,早高峰清运3车次、午平峰清运5车次,日均清运约150辆。目前市区人流大的医院周边均已落实企业重点保障,明确潮汐时间段,根据共享单车车流情况及时清运。
(二)推进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
2020年以来,市城管局主动对接企业,深化总量控制、落实减量措施、集中扫码核查,单车企业数量由9家减至3家(美团、哈啰、青桔),企业之间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发展,单车投放数量由2016年高峰期88.27万辆减至25.5万辆。
1.加强数智监管。一是建立“杭州市公共慢行交通管理平台”,接入共享单车企业运营平台数据,实时掌握各企业车辆投放数、租借状态、日均订单量、区域分布等情况,实现企业基本信息、车辆登记信息、用户租还信息、日常管理信息等一网掌控,同时实现每辆车每次骑行自然留痕、有据可查,为有效解决市民投诉、大数据分析等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对全市共享单车实行“一车一码”赋码管理,开发浙政钉“单车管理”小程序,市区两级管理人员可结合日常工作实现常态化、动态化核码验车,车辆备案率作为企业月度份额动态调整依据,目前全市共享单车车辆备案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1%考虑车辆更新过度用),确保全市面上投放车辆本底明晰、管理有的放矢。
2.提高精准调度。一是加强企业调度监管。整合全市共享单车的实时位置信息,督促企业细化管理区域,用红黄绿三种色块分别表示该区域单车数量较多、适中、较少,分小时汇总区域内车辆租还数量,结合不同区域内潮汐时段分布特点,落实企业调整运维方案,及时调运淤积车辆。二是督促企业提高运维响应效率。市区两级管理人员日常检查中发现路面车辆停放不规范、车容车貌不洁等问题,实时将运维任务分发至不同企业,要求企业运维人员收取任务后按“530”处置反馈,即5分钟内响应、30分钟内到场处理,以上日常运维表现和响应情况,作为对企业月度份额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3.促进规范停放。推出“正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正面清单”,指导属地规范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框),投放和停放车辆须入停车框内,督促企业“投车必入框”,引导市民“停车要入框”。二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区域。根据不同区域市民用车需求及路面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在部分商圈、地铁站、医院等非机动车停放空间有限、人流密集区域等不具备非机动车停放条件、交通易堵点等区域划设禁停区,目前全市共享单车禁停区416处,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动态调整优化。
4.强化文明宣传。一是督促共享单车企业在租车App页面设置文明提示,每次租还车时语音锁播报“文明骑行、礼让盲道”,引导市民文明骑行,增强诚信和文明意识。二是积极开展“文明骑行、有序停放”、政企民联动“单车‘焕颜’”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升市民文明骑行、文明停放的参与度、体验感。三是加大社会宣传。2023年累计在国家级媒体开展相关宣传50篇、省级媒体81篇、市级媒体71篇,“杭州城管”新媒体平台微信15篇、微博19条,抖音作品18个、视频号22期,同时指导相关企业开展专题专栏宣传活动。
二、针对建议我们下一步工作计划
您提出的“出台规范、划定电子停放区域、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强化运营企业责任、加强宣传教育”等建议,我们将认真分析,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吸收您的宝贵建议,持续做好共享单车管理服务工作。
(一)关于出台规范及划定电子停放区域。我局已草拟《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推动文件出台,同时继续完善并推动《杭州市公共租赁单车管理条例(草案)》出台,为日常管理执法提供依据。同时,指导企业不断调整优化禁停区设置及管理,特别是针对医院、热门商圈、地铁站周边科学合理施划禁停区,规范单车停放,并积极引导市民合规使用,合力创建良好的交通环境秩序。
(二)关于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积极会同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牢固树立“共谋、共商、共治”理念,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交通综合治理圆桌会等工作机制,组织医院、街道等单位以及周边居民,共同开展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行动。加强固定警力、序化值守管理,全力做好医院周边现场疏导和秩序管理,下一步按照“人车分离、有序通行”等原则,对既有医院周边开展序化行动。
(三)关于强化运营企业责任。进一步细化共享单车考核细则,通过考核动态调整企业份额,将企业的管理责任充分调动起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强属地综合执法、交警、街道、医院等部门的联动配合,对医院周边等堵点区域深化梳理,落实共享单车管理保障“一点一方案”。
(四)关于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文明骑行、文明停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助残日、旅游节等节日热点,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等联合宣传,不断宣传文明理念,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文明诚信意识,为杭州增添文明底色。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共享单车管理工作的宝贵建议,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积极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得到您的进一步关心、理解和支持。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5月29日
(联系人:洪炼杰,电话:1555867179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