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48968X/2025-00036 成文日期 2025-02-28
发布机构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统一编号
文 号 主题分类
有效性 解读文件

2024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 02- 28 16: 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办公室

2024年,市综合执法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细化政务公开主体、内容、程序等信息,将政务公开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效。

一、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一)主动公开情况

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民生实事、“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工作,突出二次供水改造、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位建设、垃圾治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等工作,着力增强部门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推进城市管理各领域信息公开。综合执法方面,重点公开《杭州市新增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扩展目录(2024年)》,并公示行政执法人员名单。垃圾治理方面,重点公开杭州市渣土消纳备案表及杭州市渣土准运证车辆信息,并就《杭州市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杭州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征求意见稿)》等内容,公开征求市民群众意见。民生保障方面,重点公开城市道桥修缮、公厕提升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老旧小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供水水质报告、新增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点位等情况,让民生保障更贴心暖心。市容景观方面,重点公开《杭州市区城市照明总体规划修编(2019-2025年)》《杭州市区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修编)(2026—2035年)》等项目规划计划信息,公示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履职用权方面,重点公开建议提案主办件的办理答复,公开人大建议的答复17件,政协提案的答复13件;公开部门预决算及招标采购、人事招聘任免、行政处罚结果、应急抢险方案预案、道路泊位公告及工作开展等情况;每季度按时公开民生实事项目、职能指标完成情况;全面完成城市综合执法领域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的发布。政务服务方面,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城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信息和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办事机构、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

(二)依申请公开

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程序,建立统一受理、归口办理、限时回复、挂账销号工作流程。强化服务理念,坚持柔性答复,加大与申请人沟通力度,加强依申请公开答复说理与释疑工作。2024年,市综合执法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3件,涉垃圾分类、二次供水改造、建筑垃圾、河道养护、综合执法等。经沟通,撤件27件、受理26件(已主动公开1件、予以公开3件、部分公开8件、不属于本机关公开4件、补正2件、信息不存在1件、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2件、正在办理5件),无超期办件。

(三)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扎实做好网站信息公开平台的内容管理、栏目维护、站点建设工作。健全“三审三校”信息发布审查机制,对政府信息发布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合法。及时修复网站技术漏洞,更新相关应用,完善后台管理功能,组织系统升级。一是全方位打造立体宣传平台。2024年,通过“杭州城管”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543条,“杭州城管”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发布2285条,新浪微博发布2804条,抖音发布1686条。加强宣传稿件重点推报,省新闻办“美丽浙江”刊发27条,市新闻办“杭州发布”刊发115条,市委网信办“韵味杭州”刊发71条,获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家级权威媒体多次正面报道。比如,杭州共享单车安装清凉坐垫,微博热搜杭州本地榜第一,微博全国榜第一;在“杭州发布”刊发的遮阳棚设置、景观亮灯、环卫工人节等微信,阅读量均达到“10万+”。在省政府办公厅每月发布的杭州市政务新媒体红黑榜中,杭州城管进入红榜7次,杭州政务发布平台市直部门传播影响力评价中,杭州城管入选月度传播力八强11次,入选月度影响力八强8次,杭州城管微博在2024年上半年全国十大城管微博中排名第一,杭州城管潮鸣号荣获潮新闻全省十大政务潮鸣号。二是扎实做好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深化与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采访采风等多种形式,巩固和拓展主流新闻媒体宣传阵地,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在市级及以上主流新闻媒体刊发新闻报道15532篇次,其中国家级主流媒体刊发446篇次、省级主流媒体刊发7624篇次、市级主要媒体刊发7462篇次,共计接受各级媒体采访141次。央视报道杭州首违不罚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新闻联播》中播出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画面;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大版面刊登城市河道共建共享的报道;中国环境报、杭州日报《名城视窗 攀登进行时》对我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行系列报道。

(四)政策解读情况

截至目前,今年我局公开规范性文件5件,分别为:《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二批)》《建立健全市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简案快办”工作规范》《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复杂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规定》以及《关于办理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适用行政拘留案件的意见》。文件公开后,我局第一时间发布政策解读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阐释政策修订原则、背景说明、制订过程和实施时间,对执行标准、惠民利企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方面进行实质性解读,公布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全时接受咨询,帮助基层执行机关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政策,有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5月份,配合开展“政务公开在浙里 32条进民企”“处长讲政策”直播活动,协助市政府宣传、解读相关政策。

(五)回应关切

按照“定领导、定单位、定时限”原则,紧盯建议提案办理进度和质量,做好上门面商沟通、人大代表定向视察、邀请参加会议活动等工作,共办理市人大建议41件(主办件17件,会办件24件)、市政协提案30件(主办件12件,会办件18件)、省政协提案主办件1件,实现主办件的办结率、满意率、面商率三个100%,并全部按时完成反馈。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压实责任。市两会后,迅速部署任务,拉单列表,定责、定人、定标准,落实主要领导把关、分管领导主抓、业务领导负责、承办处室具体办理的责任制。4月16日,局专门召开业务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办理工作推进会,学习文件规范,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明确相关要求和任务要点;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局月度工作计划和重点督查内容,作为直属单位年度绩效考评指标,落实专项督查、协调推进、情况通报等办理制度。机关专门建立工作群,传达要求、通报进度、晾晒问题,倒逼责任落实。二是注重协调沟通,切实解决问题。按照“事事沟通”“件件面商”的原则,积极与建议代表加强办前、办中、办后的沟通互动,确保充分理解建议内容,找准解决问题方向,主动与主办单位联系协调、与会办单位沟通互动,全面准确掌握政策依据,确保提出更高质量的办理效果。5月27日上午,局分管负责人带队赴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就“进一步加强杭州无障碍环境建设”(西湖15号建议)与代表开展面商活动,代表们进一步丰富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建议,并对面商活动表示十分满意;5月27日下午,局分管负责人带队赴市政协实践中心就“借用社会场地开放内部资源,破解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难题”专题,与市地铁集团、城北万象城两家业主单位以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民情观察员进行面对面协商,最终业主方市地铁集团、城北万象城同意无偿借出内部场地用于非机动车停放泊位拓展。

结合“城管开放日”,策划举办以“有困难找城管”志愿服务、生活垃圾分类体验、环卫作业车辆机具展、夜景参观体验、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体验等大型活动70场次。

(六)监督保障

通过开设网站政民互动专栏、收集回应政务新媒体的网友咨询、开展规范性文件社会公众意见征集等多种方式,接受公众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价和建议。2024年,未有因信息公开不到位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咨询服务、政策解读等渠道不够畅通。今年市政府政务公开处对我局咨询服务电话、政策解读电话进行抽查,存在无人接听或答复不规范问题。目前,我局已对相关公开电话落实AB岗制度,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了培训。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工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效。

(一)畅通政民互动渠道

实时更新政策解读、咨询服务联系方式,要求工作人员离岗时将座机设置转接,并定期对各公开电话开展自查、抽查工作,确保互动渠道畅通。

(二)加强平台建设管理

进一步充实、完善、优化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相关栏目,为政务公开提供有力平台支撑,严格落实“三审三校”机制,严把信息发布关,确保信息及时、准确更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